Error message

Deprecated function: The each() function is deprecated. This message will be suppressed on further calls in menu_set_active_trail() (line 2405 of /home1/acsdcus/public_html/ChinaCup/includes/menu.inc).

小议朗诵

一. 朗诵的“意”

朗诵既是语言艺术中的基础,也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朗诵既是学习语言艺术入门的必修课,也是语言艺术最高境界的精髓。

朗诵绝不是文字的声音化,更不是超出文学意境而独立存在的一种宣泄声音卖弄语言的技能。它更像是依据文字为乐谱的个人演奏,就像古人的吟诵,分为:唱、吟、诵、读、念,对诗文的读法更是有规矩的,也就是说,古人看到诗文就可以吟诵出来,文字即使乐谱。以 声 韵 的 涵 义 为 基 础 ,再 遵 从 短 入 音 长、平 长 仄 短、平 低 仄 高 等 规 律 行 腔。将古诗文独有的意蕴行将其中,形成中华吟诵不可替代的诗文与音韵浑然一体的美妙契合,是诗文和语言,文字与声音相得益彰的意趣之音。据说现在日本越南等地还有汉诗文的诗吟社存在,而在中国却很少能听到了。(所以我很少朗诵古诗词,一是因为难解深意,二是觉得古诗词应该是吟诵的,我不会)。当然随着时代文化的演变,现代文学的语言早已趋向于白话文,而文字间的音韵也不再符合吟诵的意蕴了,所以从戏剧和新文化运动衍生而出的朗诵,并不具备吟诵程式化的规律基础,更多的处理及行腔将依据个人对文本的感受和理解,以规范的汉语四声诵出。

虽然朗诵是将文学作品转换成听觉艺术的再度创作,在完成文字所提供规范声韵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融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态度、处理以及个性化的语言色彩,但一定要分寸得当,要遵循文本原有的意境,不要被语言技巧和修饰处理的锋芒所掩盖,朗诵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说话”,要尽量还原文字背后的张力和意义,要传达文本的核心意念,要将文学意境转换为听觉意境,再通过朗诵者对文字间“意”的提炼升华,让听者能够在听觉的审美过程中,直观领受作品中的情怀和思想。

朗诵一定是对文字意念上“具象”的塑造和呈现,有点像把一本《红楼梦》拍成了电视剧。它会将文本间不同组合的词语所带给每个人的不同遐想,归为朗诵者个人化的主观意念,从而失去文字所提供的意蕴广博的联想空间,在这样一个“具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的掺杂朗诵者的一己之见,这样势必会将原本可能宽泛的意向变得狭窄,亦将原本抽象的预意变得具体而直白,从而偏离了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和思想追求,把作者的心中之竹划为了朗诵者的嘴上之竹,其意相去甚远。

当然,任何创作,包括文字的创作,都是人为的,个人化的,主观的,也都是由创作者的一己之见转化成为创作的冲动而一挥而就的,如何准确的暗合作者的创作初衷和情感诉求,将是如何朗诵的关键。孔子有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文字不能做到像说话那样的表达,说话也不能完全表达笔者真正的(心音)“意”的内含。所以说首先要充分的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及创作背景,了解作者文下的意向和意念,然后再用坦诚的/说话的方式表达文本想要表达的意思,说的不光是词语的音韵,而要说出言下的“意思”,去传达这个“意思”!这样才会比较准确的还原或靠近作者的创作初衷和情感诉求,以求得朗诵“意”的传达。

二. 朗诵的“形”

朗诵的题材多种多样,如:诗歌朗诵,散文朗诵,短篇朗诵,和影视独白朗诵等等,朗诵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有:舞台上的朗诵,广播中的朗诵,电视里的朗诵,或网络和手机平台间的朗诵等等,但无论何种题材及形式,或是在现场聆听,或是由摄像记录,或是经话筒录音,总之,朗诵都是以音声传播的,但在不同的介体间,朗诵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如果我们是在一个不大房间里现场聆听,那么不需要扩音设备,我们也能清晰的欣赏,而朗诵者也无需声嘶力竭。如果我们是在一个没有扩音设备的礼堂里现场聆听,那么朗诵者就要提高嗓门儿,拿出舞台上的戏剧功底,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欣赏到。如果我们是在一个旷野中几百人聆听朗诵,朗诵者就要使用面对百人的高声咆哮和用力嘶喊了,用声方式会因环境的需要而改变。尤其在朗诵的诞生期,扩声设备并不发达的时代,朗诵者一定会以戏剧的发声方法提高音量和表达幅度,以此来满足传播的需要。因此也就逐步形成了朗诵固有的一种激情饱满声如洪钟的表现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电声技术的进步,人声可以借助灵敏的麦克风以及扩声设备实现传声的需求,所以朗诵的表现形式也慢慢的发生着改变,朗诵者再不必因为传播音量的问题而采取提高声音的方式进行朗诵了。

当然,因历史条件的限制而形成的那种以洪亮声线/夸大表达的朗诵方式,也被保留了下来,一直被众多的朗诵爱好者以至于朗诵大家所津津乐道,就像意大利的歌剧和中国的京剧,诞生期远远早于扩声设备的发明期一样,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先进的麦克风欣赏和记录如此古老而经典的艺术,但我们应当思索,朗诵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在现今的时代条件下,是否应该寻找一种更加适合或与传声设备相配合的朗诵方式,使其更加完美动听,更贴近人们听觉上的审美需求,更能将情感静静的流向人们的心灵呢?流行唱法或通俗唱法一定诞生于扩声设备的发明之后,否则这样的唱法无法让如此音量范围以外的人们欣赏到,由于扩声设备的出现,使轻声细语精致细腻的表达成为可能。我们不能无视麦克风及电声设备的存在,它们不光是扩音器,更是我们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借助设备的传达,我们可以将语言从提高声音表达幅度的方式中解放出来,还朗诵一个趋向说话一样的方式,使朗诵摆脱发声技巧的束缚,使朗诵者更专注于表达作品的本身。

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某某杯朗诵大赛复赛配音作品的评委工作,但关于参加朗诵的选手方面,我听到主办方明确的说,不符合朗诵标准的一律不得进入决赛,其中,不是声音饱满的,不是带有舞台感的朗诵,或是传统意义上的朗诵方式都将被取消其决赛资格。我当时被分派的是配音作品的评委工作,如果我是朗诵的评委,我不禁会要问,朗诵大赛比的不是朗诵吗?不是声音吧?更不是表达方式吧?就像“歌唱”大赛,比的不只是声音和唱法,而是歌手对作品的诠释和表达吧?不能说,不是“美声”唱法的就不能进入“歌唱”大赛的决赛,或者某首歌就必须用某种唱法,某一种形式的歌唱就不能算歌唱?那干脆就叫“唱技”大赛或是“嗓音”大赛算了。朗诵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不具备激情饱满声如洪钟的朗诵者,就无缘朗诵大赛的决赛,那么朗诵大赛也可以叫“声音”大赛或是“嗓门”大赛了。

“声音”和“语言技巧”只是情感传达的一个方面,是表达方式的一个元素,绝不是全部,不是一个好嗓子语言技巧一级棒的选手就一定朗诵的好,更不是一个嗓子不好语言技巧一般的选手就不会朗诵,这只是对朗诵意义的偏误,对朗诵形式狭义的执着,包括诗歌朗诵,散文朗诵,短篇朗诵,和影视独白朗诵等等,各种朗诵的形态也不要规定在一种形式或设定在某种模式和规范中,比如:行腔/调式/连读/停顿/段落结构的处理,抑扬顿挫的起伏等等。朗诵应该是朗诵者通过语言诠释作品自由创作的方式,也是朗诵者以个性化的语言随性的表达作品的行为,更是朗诵者结合自身语言及声音条件展现作品的权利。拿腔作调,大喊大叫“啊!祖国”式的朗诵形式并不是朗诵的专利和唯一,轻声细语或精致细腻的语言表达也不是朗诵的“通俗唱法” 朗诵是通过语言表达心灵的方式,朗诵是属于朗诵者自主的,个性的表达形态。

三. 朗诵的“度”

朗诵虽然是依据文字的语言创作,但绝不是用语言对文字的解读,朗诵者固然会对朗诵的作品投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并加以烘托和强调,尤其是遇到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趋向的作品时,但更多作品的内在张力是耐人寻味的,往往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意向隐秘在作品中而深藏不露,或者说只可意会,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具有多种可能/多个角度或相互重叠/错综复在的语意和情感表达中,作为朗诵者,是否要将自己对作品的主观理解或是一己之见,以语言的方式具象的表达或是主观的呈现给听者呢?这样是否会对作品的诠释流于片面呢?比如:一尊佛像,在现实的空间下是立体的,一万个人在同一时空下,从各自的角度包括上下左右所有周围的方位观看,会有一万个样子,因为在同一时空下所有人所占的空间是不会重叠的,所以视角绝不会相同,那么请告诉我,哪个人看到的佛是它真正全部的样子?又有哪一个视角看到的不是佛呢?如果有一个人说他看到的那个是佛的真像,那么站在不同角度的人就会说:我看到的并不是这样啊?就像盲人摸象,自持其见的道理。作品就像立体的佛像,朗诵者就像从各自角度观看佛像的人,因为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背景都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会一样,朗诵者如何保证你的主观理解或是一己之见就能被所有人接受,或者说就代表了作者的本意呢?

因为我们都不是全知全能的,我们只能代表我们自己。那么作为朗诵者的我们,能否尽量少的放入我们对作品主观的个人化理解,最大限度的还原作品文字所具有的内在的力量,少一些处理,少一点渲染,让作品恢复它原本具有的多种的可能,给听者一个浑圆的/具有想象空间的/立体的作品。坦诚平实的表达往往能流向听着的心灵,能够在朗诵所营造的听觉氛围中,让听者忘却朗诵者的存在,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身临其境的体味作者创作的因缘。从而为作品的内容提供一个较大的体验空间。而这样的表达与音量和声音关系不大,与语言技巧更无直接联系,而在于朗诵者真诚的用心。过分的技巧处理,卖弄声线的表达反而会影响真诚的传达,让作品流于空动的说教和沉重的强加。因为文学作品不是给“炫技”或“炫声”者提供的文字稿件,更不是为一次所谓的朗诵表演所写的节目内容,如果一首朗诵作品,只是让观众记住了朗诵者而忘记或忽略了这首作品,在我看来这不是成功的朗诵,朗诵只是他扬名立腕的手段和活计,这首作品只是为他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表现机会而已。

记得几年前在河北卫视举办的有声语言达人秀节目《你最声动》做评委时,听到了一位业余选手朗诵的一篇作品,她的语言纯朴,声音平实,但她的朗诵令我动容,真的把我带入了那个遥远偏僻的小村,让我感受到了一个从乡村走出去远离父母的大学生,在两位老人脸上的一个源于幼时的亲吻,所引发的全村人的质疑,因为他们不相信在当下中国的乡村,一个这么大的孩子怎么好意思亲吻自己的父母,于是当他返城上学时,全村人都去送别,目的是想亲眼目睹这一亲吻场面,当他们真切地看到,大学生当着全村人的面真的亲了一对老人,所有的人都落下了眼泪。我也是泪流满面,真的被她所展现的作品感动了。一个真正的朗诵者,一定是发自肺腑,感同身受,而且是有感而发的传达,一定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诚的传达内心的一丝感触,也一定是通过收放自如的朗诵让听者对作品的内涵印象深刻,而且引发思索。一定不是咬文嚼字,故弄玄虚,装腔作势的让别人以为,这才是专业的朗诵,一定不是站在作品之上的一次成功的个人秀表演,也一定不是千篇一律一律千篇的为所有的作品“奉献”着同样的声音的自我陶醉。朗诵,是发自内心的咏颂,是分寸得当的表达,是品味作品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朗诵的一些看法和心得,当然也是我的“一己之见”,难免偏颇,仅供参考。

孙悦斌 image
孙悦斌